BOD(生化需氧量)是衡量水中有機物污染程度的關鍵指標(單位:mg/L),反映微生物分解有機物所需的氧量。BOD快速檢測儀(如基于微生物電極法或壓差法的設備)通過顯示屏直觀展示檢測結果,但若不了解各參數含義,可能誤讀數據(如混淆“BOD?”與“BOD?”)。掌握顯示屏信息的解讀方法,是正確分析水質的基礎。
核心讀數一:BOD濃度值
顯示屏中央的大號數字(如“12.5mg/L”)即為目標水樣的BOD?值(5日生化需氧量),這是較常用的評價指標(我國地表水Ⅲ類標準要求BOD?≤4mg/L)。部分儀器會同時顯示BOD?(7日值,適用于高濃度有機廢水),用戶需根據檢測標準選擇關注項。若數值超過量程上限(如儀器量程為0-1000mg/L,顯示“>1000mg/L”),說明水樣有機物污染極嚴重(如未經處理的造紙廢水),需稀釋后重新檢測。
輔助信息一:檢測狀態與進度
屏幕上方通常顯示當前檢測階段(如“預熱中”“測量中”“完成”),下方進度條(或百分比數字)提示檢測剩余時間(例如壓差法儀器需30分鐘完成檢測,進度條顯示“60%”表示還需12分鐘)。部分設備會標注“校準狀態”(如“已校準”“需校準”),若顯示后者,需先插入標準溶液(如葡萄糖-谷氨酸標準液,BOD?=180-230mg/L)完成校準,否則數據偏差可能>±15%。
輔助信息二:環境參數與校準提示
屏幕右側可能顯示檢測時的水溫(如“25℃”)、pH值(如“7.2”),這些參數會影響微生物活性(最佳檢測溫度20-25℃,pH6-9)。若水溫超出范圍(如<15℃或>35℃),儀器會提示“溫度異常,請調節”;若pH值不符(如<6或>9),需用緩沖液調整水樣后再測。此外,部分設備會顯示傳感器狀態(如“電極清潔度良好”“需清洗”),若電極污染(如生物膜附著),會導致響應遲緩(檢測時間延長)或讀數偏低。

特殊功能讀數:數據存儲與報警信息
儀器會顯示已存儲的檢測記錄數量(如“已存20組數據”),按“查詢”鍵可翻閱歷史記錄(包括檢測時間、BOD值、水樣編號)。若檢測結果異常(如BOD值突然升高>30%),屏幕會閃爍紅色報警(或顯示“異常值!”),提示用戶復查采樣過程(如是否混入雜質)或儀器狀態(如試劑是否失效)。部分設備還支持藍牙連接手機APP,檢測數據可實時同步至云端,方便遠程查看與分析。
讀懂BOD快速檢測儀的顯示屏信息,不僅能快速獲取核心數據(BOD濃度),還能通過輔助參數判斷檢測可靠性,及時發現異常并調整操作,為水質評價與污染治理提供科學依據。